採訪/龍岡 解憂雜貨店
原文刊載於 民進黨婦女部FB粉專
龍岡擁有桃園最大的眷村區,住了許多從滇緬撤退來台的老兵,因而也帶來了許多雲南、泰國、緬甸的飲食,在龍東路上隨處可見販賣米干、米線、大薄片的小吃店,但販賣緬甸、泰國等東南亞日常雜貨的只有愛玲開的這一家店。在這裡沒有淡旺季之分,來來往往的都是附近固定的居民熟客,前來解決柴米油鹽醬醋茶。
愛玲的雜貨店小而乾淨,販賣著東南亞雜貨,如各國的醬料、泡麵,還有肉桂、丁香、八角等各種香料,和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店內東西擺放地整整齊齊,光線十分明亮。
愛玲有著一頭蓬鬆柔軟的短髮,大大的眼睛,圓圓的臉蛋,笑起來兩頰會有明顯的法令紋,讓人感覺到開朗慈祥。我見到愛玲時,她的懷中正背著年幼的孩子,孩子在她懷中睡得香甜,任何交談聲都打擾不了他的美夢,而座椅上有著一隻叫黑妞的小黑狗,靜靜地窩在愛玲背後取暖,整間店非常靜謐安詳。
她是來自瓦城的緬甸華僑,爺爺出生在廣東梅縣,因為戰爭才去到緬甸,身為在緬甸的第三代華人,愛玲從小就在緬甸的華人中文私校就讀,一直到國小六年級時才隨著家人移民來台,來到台灣的她才驚訝地發現,原來台灣除了中文還有台語。
剛到台灣讀書時愛玲很不習慣,功課常常跟不上,而且音樂課、體育課、家政課都是她在緬甸上學時沒接觸過的,音樂課要吹笛子常讓她手忙腳亂,問起她那時最愛的科目,愛玲想了一下回答:「家政課的縫縫補補算是我可以的!」雖然功課落後同學,但老師知道她的情況,因此也對她較為寬容與照顧。
剛來台灣時愛玲很想回緬甸,因為爸媽帶她來後便回去緬甸,讓她與三個弟弟寄住在土城的姑姑家,小小年紀的她,常常想回緬甸,想緬甸的爸媽,但作為家中的大姊,仍要努力堅強。
憶起剛到台灣時,那時姑姑帶她去吃蛋餅與豆漿,她非常不習慣,覺得和緬甸相比,台灣的食物怎麼沒有味道,豆漿甜甜的口感也讓她很不習慣,台灣較有黏性的米更常讓當時的她消化不良,但台灣的雞排、鹽酥雞、甜不辣卻讓她永生難忘,是她最喜歡的小吃。
小時候的愛玲,每年都期待暑假,不只是因為放假,也是因為那是一年一次和爸媽見面的機會,只有那時候才能回到緬甸,見到思念的爸媽。這樣全家分隔兩地的狀況一直到愛玲高中時才結束,爸媽終於也來到台灣與他們團聚。
愛玲搬來龍岡五六年了,而弟弟和爸媽仍在新北居住,他們在新北也經營著自己的雜貨店,有著自己的人生,對他們一家而言,雜貨店像是一種家族企業,維繫著他們自緬甸而來的感情與回憶,支持著他們在這片土地上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