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採訪/ 當牛肉麵遇上牛肉河粉


十五年的時間,可以見證一棵小樹苗抽高茁壯;見證成群的高樓成為屏障;見證一個城市從荒蕪變得發達——也可以見證一個人如何走進陌生的異鄉,走進他人生命。

阿詩就是其中一位,帶著忐忑的心從越南漂洋過海而來。

她是那種第一眼就會讓人感到和善、安心的人,圓圓的臉蛋,彎彎的眉眼,笑起來嘴角還會有小小的梨渦,令人倍感親切。

阿詩的家鄉在越南的同塔省,位在湄公河三角洲平原,離胡志明市有一百多公里,她嫁來台灣已有二十年,剛離家時,弟弟妹妹都還小,差不多是還在讀國小的年紀,因此剛來台灣時,阿詩都會寄錢回去幫助弟妹讀書。十五年前,桃園後火車站還沒成為今日眾所皆知的東南亞生活圈,看不到今日東南亞雜貨店與小吃店林立的繁華景象,來台灣五年的阿詩與老公就決定在這裡開一間小吃店。她嫁來台灣後曾在牛肉麵店當過五年的員工,累積著相當的經驗,而越南牛肉河粉、各式涼拌與炒菜更是她所拿手的,因此夫妻倆開了一間中越合併的小吃店,賣著台灣人喜愛的牛肉麵等湯麵,也賣牛肉河粉等各式越南小吃,從招牌、菜單到名片,都能見到台越兩邊的文字與菜色。

老闆回憶剛開店之時,常常一早就大排長龍,工廠輪班的工人下班後總會來小吃店報到,生意相當好。那時的阿詩也已經能流利地說著中文,也聽得懂台語,夫妻兩人一起努力打拼,迄今過了十五個年頭,小小一家店卻有著台越兩地加起來五十種的菜色,其中將近四十項越南菜都是阿詩決定要賣的,店內其中一面牆壁上便貼著琳瑯滿目菜色的圖片與名稱,讓人食指大動。

除了繁多的台越美食外,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便是店裡的氣氛。店裡的兩名員工都是阿詩的親友,一個是她在越南的鄰居,一個是她姐姐的女兒,來台灣讀書學中文,假日與課後都會來店裡幫忙,因此,在店裡常能聽到中文與越南文夾雜的交談聲,若是中文聽說讀寫有甚麼困難,大家都會互相幫助與解答。而當我問到他們最喜歡台灣的什麼時,阿詩與其他人異口同聲地回答:「夜市!」大家說說笑笑十分熱鬧。

我去採訪的那天晚上,七點半到達店門口時鐵門已拉下一半,老闆開始整理食材、清理冰箱,老闆娘阿詩與其他員工也在廚房打掃與收拾,當時的我很納悶為何在這個仍是用餐的巔峰時段就結束營業了,原來是已經賣光,提早打烊。

十五年過去,許多周遭的小吃店開開關關,我想,能讓這家店屹立不搖的,不只是老饕們對他們兩夫妻廚藝的肯定,也是因為這是間有故事、有情感的老店,讓漂洋過海而來的移人能夠在此打拼一個未來,也見證著台越兩地文化最美味的融合。


Recent Posts

Categories

Archive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