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山形―城市與紀錄片的相遇與共生
以城市為名的影展或電影節有許多,但能發展出自身獨特的樣貌與精神卻不容易,而山形影展大概是這之中的佼佼者。山形影展以一貫親切、在地的形象,吸引國際間對紀錄片感興趣的所有人,他用最小的規模、最少的人口,做最大的連結,展開一場關於紀錄片與城市的全民大動員。
跟著影展地圖,將山形走一圈大概一小時,這一小時路程串起了山形這個城市的公園、車站、美術館、歷史館、百貨公司、各個放映場地,漫步在山形,與你擦肩而過的不是都會中低頭與匆忙的男女行人,而是一尊尊生動的雕像、一幅幅店家門口的海報、一座座充滿故事的建築。歷史、影展與居民生活緊密地交織,共同創造屬於山形的獨特印象。
(山形影展節目表後附的場館地圖)
山形影展的放映廳主要有九個,其中兩個在山形市民會館、三個在Forum電影院、三個在美術館、一個在中央公民會館,場地大小不一但卻各有各的特色。影展將紀錄片帶進生活的各個場域,不只讓人思考影像的意義,也強迫參與者在兩個不同放映地趕場時,與這個城市有所碰撞與接觸,感覺到它的強烈存在。
攪和日常與影展-投影山形市民生活
中央公民會館的放映廳主要位於百貨公司的六樓,而百貨公司則在山形較為熱鬧的七日町,周遭有著許多賣衣服的店家、咖啡店、蔬果店、書店,有著較多的行人與遊客。影展期間,百貨公司正面入口處會有大大的影展海報,旁邊還有著大張的節目表,也會有工作人員在門口坐著,提供資訊與服務。搭乘電扶梯時與平日逛百貨公司的感覺並無二致,一到四樓就是平常的百貨公司景象,到了五樓,購物專櫃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影展的辦公室,以及一宛如展覽區般的海報牆,貼著今年徵件而來的海報,越來越多的海報像是一種指引,引導觀眾登上六樓放映廳。
和許多位在百貨公司樓上,黑壓壓賣著零食爆米花的影城不同,放映廳外明亮的採光與開放的空間一直都是山形市民的聚會所與演藝廳,廳裡面可以容納六百人,開幕典禮便是在這舉辦。而一上到六樓,迎面而來的是一大片玻璃窗,能見到山形小而彎曲的街道在底下展開,通往遠處的山,玻璃窗彷彿若另一個螢幕般,放映著居民走動與生活的日常。
另一個放映場館Forum有著搶眼的綠色外表,它是此區的商業電影院,不大,只有一層樓三個廳,平日放映著院線片,是山形居民看電影的休閒好去處。在影展開幕前,還能看到當時正在上映的<海邊的曼徹斯特>、是枝裕和的新片<三度目の殺人>,而到了山形影展期間,海報牆則全換上影展的紀錄片海報。
和市民會館、中央公民會館相比,Forum的放映廳較小,映後QA也常有許多與觀眾的互動,在<自畫像:47公里>的映後,導演夢奇就邀請現場觀眾上台,與她一起進行一個小身體工作坊,學舞蹈出身的她,帶著觀眾伸展四肢。而描述鄭州一視聽障礙學校小朋友生活的紀錄片<梧桐樹>,映後則是在導演米娜的密謀下,大家一起用手語祝福蘇青導演生日快樂。每次放映前後,觀眾常和映後QA場次的導演在放映廳外面交流,外面的室外桌、隔壁的咖啡店也常有導演與觀眾在此聊天等候,給人十分溫馨的感覺。
交織藝術與歷史
在地圖左上角的山形美術館在影展期間也提供了三個放映廳,將平日作為公眾美術教育的美術館作為紀錄片放映地點,能夠提供大眾關於影像紀錄更多的思考。在去美術館的街道上常伴著雕像的點綴,而隔著鐵路與舊時的護城河,美術館另一側就是保存山形城舊址的霞城公園,舊時的城已不在,但四周的護城河、城下堅實的石垣仍被保存著,公園中也有介紹石垣和城牆如何建造與修復的說明牌,試圖為觀眾展現出過往山形城市的結構與規模,公園四周圍繞著城門遺址,讓進入公園的民眾可以感受到過往「進城」的感覺。其中一處城牆則作為展示相關器物與文獻之處,讓民眾能邊參觀邊繞著城牆走一段,感受腳下山形歷史的發展。
在山形地圖東南方,淺灰綠色外觀、木造建築的舊西村寫真館建於大正時代(1921年),西式的外觀裡面卻是日式的榻榻米,裡面掛著許多當時相館拍攝的人物肖像,二樓也保存著等候室和沖印室,一旁則展出歷來山形影展的漫畫、插畫,在這裡,時間彷彿被凍結,停留在最好的舊時光。
山形總把前來參加影展的我們拉入日常市民的生活,我們和居民走在相同的街道,與他們在上下班與放學時擦肩而過,在那些他們平日休憩的公園、電影院、市民會館、演藝廳邊看紀錄片邊感受這個城市的空間日常。影展以一個溫和的形式進到城市中,不顯得突兀或生硬,讓我們這些外來者感受到一種在地的、家的溫馨氛圍,這是需要長久的深耕與投入,才能讓雙方慢慢融合的成果。
山形這個城市與紀錄片緊密的共生與依存,二十八年來,山形影展帶著小川紳介對紀錄片的初衷,將勇氣分享給所有前來山形的人,只要你來,你就會感受到,影展不只是影展,它把紀錄片與它的精神注入城市,以此灌溉山形,它和城市是如此地靠近,相互依存與成長著。
▲原刊於上報,詳見(點網址):http://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29679
感謝TIDF提供我去山形影展以及文章撰寫的機會,也謝謝不辭辛苦核稿的Mi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