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山形小記-我在山形影展遇到的人


台灣志工嘉芳姐

在 forum 旁咖啡店意外認識在山形當志工多年的嘉芳姐,她是從台灣來日本求學工作最後留在日本的人,當她跟我們分享當初在日本的點點滴滴時,心裡真的很受感動。她說了她在遇到 311 大地震時,一個人身無分文在深夜裡帶著孩子躲在車上的恐懼、東京山形遠距離戀愛的奔波,最令我難忘的,是她說她為了留下來付出多大的努力,她刻意地避開說中文以及和台灣人台灣社群相處的機會,讓自己都跟日本朋友處在一起,逼迫自己說日文,最後,當她的朋友們畢業後因為無法順利求職而一一回台時,她是唯一留下來的。

她還說到,她是幸運的人,當時許多從台灣到日本來求發展的女生,有些加入寶塚歌舞團、有些需要去唱歌陪酒,她當時認識這樣一批台灣人後,才感覺到自己的幸運。 我想,任何在異地待過的人都能體會那是多麼艱難的選擇吧! 當我在外地時,遇到會說中文的人,遇到相同家鄉的人,總是會特別開心,他鄉遇故知真的就是人生四大樂事,那種熟悉感、安全感,就像在大海抓到浮木般令人放心。但嘉芳選擇放棄這根浮木,逼迫自己學會游泳,學會在陌生的環境中融入,光用想到我就覺得困難,曾經身在他鄉的我,更能感受到這是多麼不易的決定。

《亂世備忘錄》監製Peter

十二號的得獎作品放映我只看了《亂世備忘錄》。 在看的時候有幾個瞬間都很想掉眼淚,最印象深刻的是,在前方馬路上警察與人民一片混亂的場面中,站在安全島上的導演問著準備要衝進去的人說:「你準備好了嗎?」 那個男生滿臉的猶豫 苦笑,看得出來他也很害怕前面那場混亂,他在顫抖,聲音和身體都是,他很害怕前面等著他的是一陣亂打 頭破血流,他說他都沒有準備好 他不知道他有沒有準備好,但下一秒,馬上看到他要緊牙根就這樣衝了進去。

的確,很多時候我們都還沒準備好啊,事情發生的很快很突然很猛烈很暴力,和許多義無反顧的英雄比,大部分的人都是猶豫的 軟弱的,在螢幕前的我更是。導演捕捉到了人在面對一個大是大非路口時的害怕與困惑,是一種很深刻的人之常情,一個人之所以勇敢,不是因為他無所畏懼、義無反顧,而是他即使害怕即便猶豫,最後仍向前邁步。 我喜歡這部紀錄片,因為他不是一個專注在一兩位運動領袖上的英雄故事,而是因為他讓我看到整個運動中,人如何從掙扎脆弱到勇敢堅強。 在聲音與影像上,許多衝突發生最激烈、最喧囂的時刻,導演選擇消音,讓聲音空白,這種留白反而讓我感覺到更大的可怕,完全無聲勝有聲。影像上在最後有幾段家庭錄像的插入,那些無關雨傘運動的影像,呈現的是家庭間的紀錄,這讓我覺得很特別,放在這裡不禁讓人思考,社會的本質是什麼,不仍是一個個的家庭、一個個的人,那些家庭的錄像和雨傘運動的影像看起來是如此天差地遠,但卻又絲絲入扣,我們沒有一個人可以置身事外的。

看完亂《世備忘錄》後獨自走回旅館的路上,看到製片 Peter 也剛好看完正要走去吃飯,和他聊了聊看完的心得,Peter 很有耐心的聽我說(好感動)也很熱情的跟我分享關於這部片自己的喜愛以及許多事情,而 peter 說關於他自己名字的事,我想我永遠都不會忘記。

Peter 說他其實就是個生意人,但到了一定年紀後忽然覺得自己還有很多事沒做,還有夢想要追,發現自己很喜歡獨立製作的紀錄片和藝術片的 peter ,在看完亂世之後很喜歡,於是決定投資亂世,但那時候他很猶豫要不要用自己的真名,因為生意上和中國有往來的他也會擔心這會不會影響到他的生意,於是他就選了 Peter 這個很普通很大眾讓人難以認出的名字,當最後 DVD 殼印出來 字幕跑出來的時候,他後悔了,他發現所有的人都用自己的真名,在一片繁體中文中,他看到只有自己用著 peter 這個英文名字,他瞬間感到很羞愧,為何大家都無所畏懼自己卻如此害怕呢?

「If you go, you go all the way」 peter 鄭重的和我說了這句話,他說直到現在看到 DVD 殼上印著 Peter 他都把他當作是一個提醒,提醒著自己貫徹始終,提醒著自己 既然決定了就無所畏懼。 Peter 這句話一直記在我腦海裡,他後來從包包裡拿出亂世備忘的 DVD 送我,我心裡滿是感激(好激動哦!)他瀟灑走進松屋,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絲雲彩。

-

那些山形影展的人們

我發現山形影展不只是志工眾多,大家都樂意來當志工,更重要的是回鍋率很高,即使事隔兩年,大家都願意一而再再而三的前來服務,甚至是從東京、橫濱等地前來。不禁讓人思考到底是什麼樣的魅力讓人願意花費如此多心力金錢,甚至上班族請假也要來,但當我到香味庵之後我瞬間明白,吸引眾人而來的,是山形影展那種平等的氛圍。

在山形影展期間,每天晚上大家都會去香味庵這間居酒屋,不管是導演製片翻譯或是相關行業的人或是志工甚至是來看影展的觀眾 大學生等等,在這裡,大家不分職業不分年紀不分輩份,隨時遇到隨時聊在一起,聊著各種話題,一起喝酒打屁聊電影,聊看了什麼、聊喜歡什麼、聊來自哪裡,每個人都願意分享,所有人都有機會跟導演跟任何你想的到的人聊天和接觸。這裡沒有階級,沒有嚴肅的 QA,沒有高高在上的影人,只要你來你都有機會。

不只是平等而以,這裡吸引切聚集著喜歡紀錄片的人,像個超大型磁鐵把志同道合的眾人聚集在一起,我們不再是看完電影就走的 一群無交集的觀眾,我們可以分享許多共同的喜好,我們也不是一群影展工作期間服務完導演和觀眾就散的志工,我們還是會再遇見而且聊天,影展不只是工作,更是把彼此連結的一個樞紐,讓大家不只是一面之緣、擦身而過,而是讓人與人有更多交集有更多停下來了解彼此的機會。

在現在生活這麼快的節奏,多少個城市有自己的影展,一年有近千部影片在放映,多少個觀眾進來又出去,多少個有著相同興趣的人卻從未有交集。

我想我們不缺電影節、不缺影展、不缺好片,但是缺少的是一種交集,一種和地方的交集,和所在城市的交集,和人的交集。我們什麼都具備了,可是我們卻缺乏時間去感受 去消化去體會 去對話,我們總是讓電影帶給我們的感動獨自收好,然後在繁忙的生活中反覆消化,稍縱即逝。我想我們需要交集,需要慢下來傾聽彼此,有了交集之後,電影才能在心中留的久,才能在城市活得長遠。


Recent Posts

Categories

Archive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