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歷史的「異」擊―山形影展<In the Intense Now>看片心得


看完覺得是一部很"大"的紀錄片,這個大不是關於民族情感或對國家豐功偉業歌頌的宏大,也不是敘述時間拉得又長又廣的大,而是覺得作者試圖從大的歷史出發,和小的個人、家庭連結,以小見大。

片中運用許多歷史事件中著名的照片、影像片段、名人名言、廣播等材料,但卻也不斷地提醒著 關於 個人、家庭 的存在,如同在片中,導演對於在布拉格犧牲的英雄,提出 「他的女朋友呢? 同學呢?家人呢? 」 我們在許多社會運動中看到的都是這個英雄、這個人自身,彷彿把他從他的家庭、朋友等生活圈剝離出來,革命者成了個象徵,但他們的生活痕跡卻被剝除與清空,徒留一場神話。

我覺得導演讓我們思考歷史的方式,不只是試圖讓我們思考一個"英雄"首先該先身為人、身為孩子、身為朋友,在影像上也刻意將歷史的大,與家庭的小做對照,甚至是混雜它們,模糊它們的界線。紀錄片中的影像十分複雜,我粗略地分成兩大部分,一部分是歷史檔案,記錄著1966年文革的中國、1968年的法國社會運動、布拉格之春等社會運動;一部分則是如家庭錄像般的影像,記錄著假期出遊、小孩學步等等家庭日常生活。

然而,特別的是,紀錄片中用來表述1966年中國文化大革命的影像,出自於導演的母親,是導演的母親在1966年(她37歲時)帶回來的影像,導演本身並未去過中國,他完全是看著母親留下的影像以及母親所記錄的對中國的文字與敘述、母親對中國的感受,將其轉換與呈現。這樣一來,家庭間私密的、個人留存的影像、回憶、話語,也同時是對某段歷史事件的見證與解釋,也揭示了關於歷史,本來就是可小大的,社會的組成也是家庭、個人等小分子,話語權從來不只是掌握在國家手中,也可以是家庭的、個人的異質聲音。

關於異質的聲音,導演在片中也提到,在這些抗議、這些社會運動的影像中,許多女人、黑人他們是較少數的、缺席的,在此,也顯現出,從母親於1966年拍攝的中國影像,似乎彌補了關於女性聲音、角度做為紀錄者、出發者、書寫者的不足,而母親對於這場文革的認識,的確提供了很不一樣的觀點。在開頭,談到法國68學運時,導演也直言自己並無任何法國這個學運的影像,和有著中國重要歷史影像相較之下,有種奇異的矛盾與落差。

另外,覺得有趣的是,片中提到的法國學運時期一位備受矚目的學運領導者 Cohn Bendit,有一段他提著皮箱在凱旋門前接受拍照的照片(那時似乎是他從德國再度回到法國,身上沒錢,報社還雜誌社給了他一份工作,要他被拍攝?),照片中穿著時尚、紳士的Cohn Bemdit拿著皮箱,一旁還有白色車子,儼然就是個時尚雜誌模特兒,在商業資本主義的操作下,革命英雄也能被當作是物品販賣,販賣著一種象徵與情懷,就像切格瓦拉從來不會知道自己的頭飾多麼普遍的被印在背包與T恤上,資本主義果然還是最能收編一切主義的主義。

我很喜歡這部電影中許多導演的想法和策略,從他的旁白和所引用的人與名言、選用的影像、資料,都能感覺到他層層堆疊的用心,試圖激起歷史間的交會、各種異質的聲音與思考火花,但,我覺得,在後半部分影片就越來越失去影像的力量,有點太過冗長與繁雜(硬要雞蛋挑骨頭啦,總的來說還是覺得很厲害)。我心目中最好的紀錄片,是讓影像說最多的話,讓觀眾即便是在有語言的隔閡之下,都能理解影像所傳達的烏托邦、理解影像想要傳達什麼、導演意圖與立場是什麼。

歷史會不斷地重演,不斷地閃回、偷襲,但卻難以捕抓,對於宏大的歷史,紀錄片工作者該怎麼精準的揀選、設計、出擊,才能讓觀眾正視、讓人感覺拳拳到肉呢?對於處理歷史相關影像而言,一直是個很難的問題。


Recent Posts

Categories

Archive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