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漂浮的家」講座馬拉松—2017東南亞文化採訪志工培力營


今天是講座馬拉松,從早上9點開講到下午五點半,內容非常充實,範圍涵蓋關於東南亞的文學、藝術、歷史,關注新住民/移工議題的媒體、工會、教授,大家從各自的專業領域與多年經驗中出發,分享著自己與東南亞/新住民/移工之間的故事,也訴說著這些移人們在台灣的生活狀況。

這次地點是在宜蘭美術館的三樓滴翠坊,這是我第一次來到宜蘭美術館,滴萃坊是在三樓的一個小房間,而三樓只有這間房間,其他部分很大面積都是露天平台,地上釘著木板,往下眺望可以看到宜蘭中山路的大十字路口。

在網路媒體方面,請到了東南亞時事平台<亞細安>的經營者—林佳禾、獨立媒體<移人>的編輯總監Asuka。佳禾是超強的圖表控,它用許多精美的圖表與統計資料非常具體且有說服力的 在一個小時內為我們講述東南亞的政治經濟情況,包括東協的成立,並且與各國的政治、歷史發展緊緊相扣,讓我們看到各國的大事、歷史事件是如何影響著東南亞圈的彼此,如 19998年亞洲金如風暴、排華事件,讓許多東南亞人民遷移至台灣;2014年越南漁工的大量增加,是因為印尼停止輸出勞工到台灣,而台灣政府因為對外籍移工的需要,立即開放原本在2004年因逃跑外勞問題被凍結名額的越南移工。

佳禾最後說了一句讓我印象很深刻的話,他說,很多人都在關心新南向政策,問他這個政策會怎養影響東南亞,但其實,現在很大程度不是台灣影響著那些東南亞國家了,反而是他們強烈的影響著我們,我們才是深深需要他們的人! 台灣會一直扮演著先進的援助者角色嗎?也許很快會不是,台灣必須放下自己的驕傲,試著和東南亞學習與共處,才是永久之道。

在漁工方面,請到的是近日才獲美國頒發打擊人口販運獎項的宜蘭漁業工會會長—李麗華,來和我們分享成立這個移工工會的不易、外籍漁工在台灣遇到的許多委屈、困境,一件件求助無門、被惡意打壓抹黑的事件,都讓我們難以置信,如此不人道或沒有人權的事竟然會發生在台灣,真的很令人悲傷。

農林漁牧業中,漁業是唯一開放請移工的,我們光透過新聞就能知道現今台灣的漁業,很大一部分仰賴著這些移工的幫忙,他們總做著台灣人認為是3D (dirty、dangerous、difficult)而不想做的工作,但為什麼我們很少在陸地上看到那些漁工呢? 因為有很大一部分移工是沒有上岸權利的,他們幾十人甚至百人,擠在擁擠、髒亂不堪的漁船上,那是個火災發生絕對逃不了的地方。他們沒有陸地上的家、無法靠岸,甚至連颱風天來也還是住在船上,最近有要通過一個辦法,想讓一百噸以下漁船的漁工在颱風天能不用出海,想不到這個"正常"的權益,卻有雇主、仲介等人抗議,而仲介和雇主的確也是沒地方安置這些大量的漁工,1992年曾在基隆八斗子、宜蘭南方澳設置岸置所,可以供拿著過境簽沒有辦法真正入境台灣的漁工們,有個漁船外的暫時棲身之地。而這個地方現在卻被荒置,每年給地方的經費,漁業部分都花在產銷宣傳等等,卻沒絲毫分在改善漁工環境上。

為什麼同樣在台灣從事勞動力付出的他們,不能被勞動基準法保護呢? 也許很多人會說,讓他們跟台灣人有著同樣的待遇與保障,會讓台人失業,但,就因為如此,他們就該被剝學嗎? 他們領著21K的基本工資,本國籍漁工卻可以照漁獲量來分,這些雇主們請外籍漁工而非本國漁工,在人事上早已省下龐大的人事成本,他們甚至連加班費都不用付出,還要那些外籍漁工隨時待命,沒出海時補漁網、修東西、甚至去打掃清理、抬神轎都是有的。再者,外籍漁工薪水總是由雇主交到仲介手上,被扣掉服務費等各種費用後,交到他們所上的所剩無幾,不禁讓人思考, 我們要他們提供龐大的勞動力、汗水、甚至是生命(在船上被虐打、或因工作受傷的時有耳聞,童常都是被遣返草草結束),他們背負著龐大債務(兩國皆會收仲介費)、背負著遙遠家庭的生計與寄託,而我們給他們的是什麼呢? 一份低廉的薪水、一份沒有保障與發展的工作、一個破碎的夢與未來。

每次探討移工/新移民問題,總是會很沉重或是感到憤恨,但在Asuka、來自印尼的姊妹—燕妮、來自印尼的作家兼移工 Tari Sasha的分享裡面,我們看到了關於移工/新移民的另個面向,開朗、樂觀,積極地在學習和過好每一天生活。

Asuka分享了他所採訪的一位 曾是泰國職業比賽拳王的移工—阿朋,他有著他的擂台夢,一開始來到台灣是在台中做工,後來被發現他擅長打泰拳的過去,現在在中壢有著自己的拳館,從小靠著打擂台賺錢的阿朋,一直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在台中第一廣場架設自己的大擂台;具有藝術篇份的移工馬力歐,則在西門町辦了一場用廢棄物製作衣服的時尚走秀,他的衣服是用那些一工常接觸的廢棄物,如 用完的電話卡、菸盒、麥當勞薯條紙盒、沒中的樂透彩券等等,那些與他們生活密切相關,隱含著故事的物件。

來自印尼的Tari,平時在彰化擔任看護工,但卻運用著許多剩餘的時間寫作,在任何一個生活的空隙中尋找時間,一直想讀大學的她,也在台灣進入了空中大學,完成她的夢想,她的作品也數度獲得移工相關的文學獎項。Tari和我們分享一篇她的創作,是寫她所看護的九十幾歲老爺爺,她認為老爺爺是她的老師,因為他們闖過程中爺爺也交會了她一點點日文和中文,而她也描述老爺爺與妻子的感情、如何走出喪妻之痛。我想,很多情感與傷痛是人們都能互相體會的吧,Tari能體會爺爺的傷痛,那我們能不能也體會移工/新移民的心情呢?

最後,分享常和東南亞音樂與藝術家合作的琵琶演奏家—鍾玉鳳老師推薦的許多東南亞音樂,老師為我們簡述了一下東南亞各國音樂的背景和特色,柬埔寨、泰國、寮國的音樂較相近;越南音樂自古受中國文化影響,跟中國較相近;緬甸北部的音樂類似印度音樂 ,泰國音樂主要是宮廷樂,菲律賓的人都很能唱,受美國影響至深,類似百老匯音樂劇;而印尼音樂的特色就是他們的民族音樂 Gamelan (甘美蘭 ),它破碎、刻意不完整和諧的特色, 啟發了德布希,反對著西方古典樂和諧完整的音樂形式。

附上推薦音樂家

🚩Surachai 泰國樂團caravan樂團的領導者 ,泰國重要左翼民謠越人、獨立樂人老前輩,歌曲<Moon>描述離鄉背井之人,對泰國移工而言有重要意義。

!!!小發現!! 2017年當代敘事影展 開幕場【時代與歌:亞洲異議歌謠之夜】放映<桐潘>外,就請到了Surachai!!!(手刀搶票)

🚩Huong Thanh 香清 誕生在西貢,在才子越家庭出生,也會做爵士樂,現在在法國

🚩Sambasunda

印尼樂團 ,團長結合森巴、印尼傳統樂團,跨界成功之例 。sanada Ethnic-sweet talking

🚩Cambodian space

柬埔寨樂團, 吉他手是澳洲人,因赤柬有非常嚴重的斷層 ,致力復興柬埔寨670年代音樂

🚩Nityalila

菲律賓獨立創作者,唱菲律賓民謠

本次講座活動屬於 【「漂浮的家」2017採訪志工培力營】系列課程 (可以點連結知道更多!)


Recent Posts

Categories

Archive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