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 <1130桃園機場事件>紀錄片+映後對談
會去這場講座也是細細密密地累積了許多微小瑣碎的原因。
紀錄片的映後對談請到曾任桃園縣長的許信良以及太陽花學運的魏陽,試圖來個跨世代對談,這個如此政治的組合感覺應該不是我會有興趣的領域,因為政治對我來說一直是一個很矛盾、難以言說的事,細究原因,我家也不是從不討論政治的家庭,相反地,倒是有藍有綠而且還是深藍深綠,選舉關頭常常見到各種辯論對決XD
但也許是這樣,反倒讓我覺得政治真的是一個各說各話,越辯越不明的事。因此有時候表現冷漠,絕非對政治不關心,只是看著那些太相信、太熱忱、太執著、太狂熱於某黨或某人的大人,最後常常也是最傷心的人。本來就沒有一個政治人物能承載著如此大的厚望,於是還是習慣和政治保持一點點的疏離,但我是絕對不會討厭或逃避或反感於政治的,因為,對我來說,生活即政治。
我第一次對許信良這個名字有印象是因為我奶奶非常喜歡他,每談政治,奶奶都會誇獎許信良,我問我深藍的爸為何奶奶那麼喜歡許信良只會得到一些很怪的線索,例如: 1.民進黨2.中壢人3.客家人,另外補充禿頭的特徵,而在桃園這片土地生活這麼久的我,對於桃園曾是民主聖地一事也有諸多不了解,一直以為只有在選舉的ptt上才會看到呼喚"中壢李姓"(中立理性)選民,以及歷史課本上小小篇幅的中壢事件,因此,我決定來看這一場紀錄片,想要知道關於桃園、關於政治、關於歷史更多。
------------
紀錄片是由綠色小組影像協會所製作,拍攝在十一月三十日這天,因為許信良結束海外流亡計畫從日本搭機闖關回台,民進黨集結民眾前往機場打算接機,但卻遇到軍方警方的阻擋,故稱1130機場事件。
影片從出發前在許信良的競選總部集結、在中壢街頭上出發、各路人馬到達機場外遭遇軍警阻擋,而後長時間的對峙,一直到夜晚,攝影機主要是跟隨著民進黨集結的群眾,記錄下衝突時雙方互丟石子、而群眾遭受水柱、催淚彈等等攻擊時的畫面,也能看到攝影機在緊張對峙時,穿梭於兩個一觸即發的隊伍間,攝影機有時拍著手無寸鐵卻滿腔怒火的民眾,有的叫囂也有的說理、勸導,也能看到攝影機拍入許多帶頭者或糾察隊試圖維持大家理性、和平,不斷呼籲不要丟石頭、不要中計、要理性和平、他們(指軍警)也是我們的同胞,他們也是不願意這樣,要怪就要怪國民黨政府......等等口號,也可以看到大家在帶領下坐下來一同唱黃昏的故鄉等等台語歌曲。
而鏡頭另一方面拍攝穿戴頭盔、手持棍棒、盾牌的警察,以及不斷夾雜遠處坦克車移動的畫面、上空直升機的行徑,形成一種對比,這個對比在民進黨這邊派出婦女們手勾手串聯,一人手持一短鮮花慢慢靠近,甚至最後有人把鮮花別在充滿棘刺的拒馬上,鏡頭停在這朵別在鋼鐵荊棘中搖晃的花朵。
也有許多鏡頭是從軍警那方拍攝民眾,或是在拒馬中間拍攝雙方,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幕拍著民眾不斷跟憲兵和警方試圖"動之以情、說之以理",說著想想對面的民眾、要為台灣這個國家服務不是為政府服務等等,而後鏡頭拍到了對峙中一個年輕憲兵的臉,貌似只有二十歲出頭,一臉的木然無反應,看起來有點冷漠但卻也不是堅毅,也許他心裡也很疑惑和有許多不解,但是他還是得站在這裡,或站在某個陣營裡。
整部紀錄片中我們可以聽到許多音樂、樂器作為畫內音,包括行進時的敲鑼打鼓、對峙時唱的眾多台語歌曲、還有均警方試圖干擾而撥放的愛國歌曲,忠實地記錄著也讓我在觀看時感覺到那種生猛的、充滿張力的、躁動的一股力量不斷醞釀、衝撞,雖然偶爾嘈雜、五音不全但卻很真實、很鮮明。電影一直到最後才出現畫外音,響起了黃昏的故鄉這首黨外五大精神歌曲,作為片的結尾。
_____
映後座談時,談論的主要都是台灣的未來,對於紀錄片本身以及過去民主的歷程等等談的較少,不過幫助我思考許多,以下只能稍微歸納和提出幾個有討論到的問題和我的想法
Q1: 以前爭取民主時,很清楚自己要對抗的是執政的國民黨政府,因此有一個很清楚的,能夠衝撞的目標和敵人,但是現在,民主台灣已經有了,但台灣人面對道的是更多關於經濟、外交、居住、國際......等等的問題,四面八方而來的問題和敵人,也時候是很茫然的,缺乏一個共同的敵人或目標,雖然知道衝撞就能獲得空間,但更多時候卻不知道該衝撞甚麼?衝撞誰?
的確,魏陽在說時我也十分感同身受,現在民主有了,下一部最迫切要爭取的是什麼呢?很多東西都需要我們關注,從國內的經濟、生活、居住壓力與正義到國外的國際間貿易、競爭力等等,越多的議題浮現卻越難集中起力量,更可怕的是,當發現不管是民進黨或國民黨或誰執政,都常是換湯不換藥的,彷彿是將一個目標劍靶撞下後再換一個目標劍靶衝撞,但這樣真有意義嗎?
我也曾為沒有一個很大的、能凝聚大家力量、一同努力的方向感到擔憂,但後來我也看到了它的好處。沒有看到大家共同衝撞與對抗的對象,並不代表衝撞這件事沒有再發生,只是他被分散了,有些人終其一生衝撞教育體制;有些人衝撞資本家,試圖幫勞工爭取更多屬於他們的權益;有些人衝撞性別、挑戰那些刻板印象與對立結構;有些人衝撞著我們對更多族群的想像與成見,讓我們反思平等。也許我們更多時候要思考的是"民主了,之後呢?",我認為社會勢必在民主之後仍不斷地進步。
很多人討厭政治、不想碰政治、覺得政治不可信任,但我常想,我們生活中有誰能真的隔絕政治嗎? 活著本身就是一場最大的政治鬥爭啊! 對我來說,"政治"一詞廣義代表的是一種權力分配、權力關係,選舉政治只是其中一小塊,許多人每天睜開眼都得為他的身份認同奮鬥,關於性別的、關於種族的、關於階級的,這些牽涉到權力的分配、獲得、行使,它絕對不是自然而然的。正因為政治如此與我們息息相干,即使不想參與也被包圍其中,自己的權益仍要自己去爭取,生活亦是,我們反過來也有很大的力量去行使、去改變,每個人如果都能找到自己關注的議題,找到某個衝撞的對象、想改變的事,那我相信即使看似沒有一個共同目標,也會因為各自的努力而讓社會變得更好更進步的。
Q2: 有人擔心目前許多及右勢力的興起,因為當面臨經濟壓力時,許多國家或人民開始寄望一個強而有力的力量穩定一切,像希特勒、川普等等,許多人會認為和社會福利等政策相比吃飽和經濟發展反而才是更重要的事,該如何避免這種隱憂?
這個問題許信良和魏陽其實都有很好以及很長的回應。的確,對於極右勢力在各地似乎劍嶄露頭角,而在美國更是大行其道,會讓許多人害怕,這種隱含歧視的、對於自己國家十分保護的甚至到封閉的方式、政策,是否是另種倒退。在台灣社會也會常聽到許多對於非台灣人的言論常隱含一些保守的、歧視的成分,總是想把別人趕出去,不管是中國大陸、東南亞還是哪,一直覺得全球化下開放的競爭讓我們失去優勢,因此把那些競爭者或其他族群趕出去,我們就會發展很好,這根本是一個不通且不可行的邏輯。在全球化下,商品、勞工、人口的遷移已無法阻擋,即使現在開始禁止一切外來競爭,底特律汽車城也不會復合回到往日之繁榮,科技與商品、人口不斷在流動,但最跟不上的卻反而是我們的心態或認知,最大的弊病是經濟上的貧富不均,如何去發展社會福利或是彌平貧富差異,絕對會比把別人趕出去有用,這不會是個長久之道。
(感謝桃園光影舉辦這次活動!! 5/28(日) <1130機場事件>映後座談 來賓: 許信良、魏陽)
今天真的收穫很多,不管是紀錄片或者是映後的對談,都能讓人對過去、現在、未來有更多的思考及反省,看紀錄片時其實心裡是有一點感動的,紀錄片還原著那時桃園的街景、那時群眾的穿著,有一種時代感和氣氛,對我來說既陌生又熟悉,那些都是確確實實在這個土地上發生的事,也都是影響了我們現在的樣子。
我有個時刻忽然覺得很能理解奶奶對於當時民進黨或許信良的支持,但政治最可怕也最讓我唏噓的,就是他的脆弱與易變,現在的民進黨不是以前那個民進黨、現在的許信良也不再是以前的那個許信良了,政治最可怕的就是讓人產生狂熱與迷信,所有的政治人物都是人,都很難承載著許多厚望與寄託,當實際操作起來,遇上利益糾葛,事情便會複雜起來,因此,最好不要造神,對政治人物有一點疏離才能更公允的看待,與人相比,制度的完善也許是更能避免弊端的方法。對於民主的得來不易我慶幸我生於民主國家,我也以民主為榮,但民主了,然後呢? 能否在未來持續進步也許才是我們要努力的地方。
照片來源以及可參考影片:
台灣綠色小組影像紀錄永續協會 所拍攝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PNL8MIJtdo&t=50s